每日焦点!南通7地入选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

  • 商洛在线
  • 2022-12-26 10:01:04
  • 来源:南通日报

地名,是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,蕴含着城市的历史底蕴。近日,江苏省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发布,南通海门、如皋、狼山镇、栟茶、白蒲、掘港、青墩共7个地名入选。首批入选的地名承载着怎样的文化内涵?近年来,南通在保护、利用、传承地名文化方面有何举措?

品味地名故事

唤醒悠远记忆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地名是地域文化的典型反映,南通很多地名反映了当地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。以白蒲为例,单从语源来看,这一地名便凸显了江海一带的特色地貌和生态。”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负责人管亮介绍,古代白蒲,滨江临海,沼泽遍地,境内河道纵横,池塘密布,四处水边多生长“菖蒲”,亦称“香蒲”。因蒲草晒干为白色,人们又称之为“白蒲”,于是先人将此名衍生为地名。

根据新修订的《地名管理条例》,地名不仅包括城市道路,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住宅区、楼宇、专业设施,以及城市公园、自然保护地等都包括在内。标准的地名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。专名,是指地名中构成名称含义的词语,用来区分地理实体个体,比如跃龙、通燧、狼山等;通名,是指地名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语,用来区分地理实体类别,比如桥、路等。

“南通地名注重传承地方历史特色、文化特色、地域特色,同时兼顾当地自然、经济和民风民俗等。”管亮举例说,南通有很多带有“灶”的地名,秦灶、姜灶、袁灶等,这些都跟烧盐有关,在古代当地有盐灶和盐场。“地名是地方记忆最直接的线索,这些历史记忆植根于南通人的记忆里,是宝贵的历史文化。因此,从秦灶人民公社,到秦灶乡,到秦灶镇,再到秦灶街道,专名始终不变。”

评定文化遗产

赓续历史文脉

今年4月,省民政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首批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。专名沿用时间较长、地名文化内涵丰富、有重要传承价值、知名度较高的古城(包括市级、县级古城)、古镇、古村落列入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评定范围。

“参评地名需达到一定分值方可进入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评选活动由县、市、省三级逐级开展,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筛选。”管亮介绍,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,会同文旅、方志办、住建、交通、水利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,通过查阅资料、实地调查、资料考证、座谈论证、网络票选等多种方法,开展论证和评估,力求做出全面、客观、公正的评定结论。

“以调查传统村落为例,我们对其形成年代、地形地貌特征和是否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乡土文化特征的民俗活动、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细化,确保完整记录传统村落文化遗产。”管亮表示,本次入选的7个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,都具备了史料记载丰富、文化底蕴深厚、社会公认度高的特点。

作为此次省级评选中南通唯一入选古村落地名的青墩,看似简单的地名背后,潜藏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。位于青墩村内的青墩遗址,是新石器时代遗址,文化堆积属于良渚文化范畴,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杭涛介绍,地处江头海尾的南通由于大多地区成陆较晚(唐代以后),没有新时期人类活动的遗迹,但是海安西北角青墩遗址的考古发现,改变了考古界普遍认为新石器时代江淮东部地区无遗址的说法,将江海平原的文明历史足足向前推进了3000余年。

“青墩遗址的发现和发掘,破解和填补了国内考古的诸多难题和空白。”杭涛说,南通江海文化底蕴厚重,拥有丰富的地名文化遗产。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保护,也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。

加强地名保护

推动文化自信

望山见水记乡愁,一地之名情悠悠。近年来,随着南通城市发展不断加快,地名也在不断地增加和更替。来自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,2022年市区新增命名住宅区20个、楼宇17个,新命(更)名道路59条。

一个个新地名见证城市发展,留住城市记忆。在多年的地名命名工作中,南通坚持“尊重历史、照顾习惯、体现规划、好找好记、规范有序”的原则,严格规范新地名命名,推进地名管理规范化、标准化建设。

保护地名文化,除了规范新地名命名更名外,南通还积极重启老地名,赓续历史文脉。“最近命名的西工房巷、时马圩路、江家圩路等都是通城历史记忆的见证。”管亮介绍,对已被列入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用地名的更名,将严格控制;对已不使用的历史地名,采取就近移用、优先启用、挂牌立碑等措施加强保护和利用,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本土文化。

“最好的保护是利用,南通将严格落实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制度,开展系列宣传保护行动,持续提升地名文化遗产的影响力。”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沈华表示,唯有知来路,才能明去路,要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保护,切实发挥地名文化遗产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,不断推动文化自信。

本报记者 沈雪梅 龚秋瑾 见习记者 范译

标签: 文化遗产 市民政局 青墩遗址



推荐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