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个打破”聚英才 丹阳推动人才政策由“大水漫灌”向精准施策转变

  • 商洛在线
  • 2021-09-22 17:30:02
  • 来源:中国江苏网

9月11日,2021年中国·镇江国际菁英创业大赛(丹阳选拔赛)举行,12名选手同台竞技,优胜者将优先被纳入“丹凤朝阳”产业强市领军人才集聚计划。

“十三五”期间,丹阳共引进国家级人才23名、省“双创计划”人才21名。今年,该市出台《关于深入推进“人才强市”工作的意见(2021-2025)》《关于实施“丹凤朝阳”人才计划的意见(2021-2025)》《大学生“聚丹”计划(2021-2025)》,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再加码,打破区域限制、打破机制壁垒、打破政策框架,计划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人才数达2500人。“今天人才政策的力度,就是明天丹阳发展的高度。”丹阳市委书记黄春年表示,丹阳正以求才若渴的诚意和贴心的城市温度迎接各方英才加盟,书写“智造名城”新荣光。

打破区域限制 海纳百川招引人才

“有了这个政策,哪怕户口不在本地,我们也能享受到丹阳的人才政策红利。”9月7日,看到新发布的《柔引才补助实施细则(试行)》后,北航丹阳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英杰说。

作为新型研发机构,北航丹阳研究院成立5年来共引进35名教授、副教授、博士。根据本次发布的《细则》,即使人才人事关系、社保医保登记地等不在丹阳市内,只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并为丹阳企业服务,即可享受最高30万元的补助。

以用为本聚人才,丹阳正以更加灵活开放的人才政策,拓宽人才流动渠道。今年3月30日,丹阳市与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正式签约,建立该市首个人才“飞地”。入驻“飞地”的企业,符合条件的将在资金扶持、人才政策等方面享受在丹企业的同等待遇。

鼓励优秀乡贤回丹阳创办企业或与企业开展柔合作,优先支持、重点资助;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市外设立并实体化运营高端人才集聚台;建设异地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……丹阳用一项项创新举措,构筑招才引智“强磁场”。

打破机制壁垒 齐心协力服务人才

“来创业的时候,组织部门协调解决了我爱人的工作问题,教育部门则帮忙解决了两个孩子的入学问题。”2018年,刘磊博士从北京来到丹阳,创立华瑞墨石丹阳有限公司。短短3年,公司就已形成以石墨烯粉体、导电油墨、加热材料及无线射频标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,其中石墨烯RFID标签在产品能及成本上显著优于市场同类产品,公司有望成为首家推出商用石墨烯射频标签的企业。

冲破壁垒,多角度、全方位服务人才,是丹阳招才引智的一贯作风。今年出台的人才新政,除了扶持资金外,还提出给予债权、股权和上市融资等金融支持,并且免费提供200方米左右的工作场所和100方米左右的住房。财政、金融、住建等多部门联动,高层次人才来丹阳创业可以做到“3年零成本”。同时,“双一流”高校及丹阳市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来丹阳就业,可享受最高每月3000元生活补贴,如果在丹阳买房,还可获得最高30万元的购房补贴。

人才成就城市发展,城市保障人才安居。目前,丹阳已建成“一窗受理、一站办结”的一站式人才服务台,打通各部门壁垒,实行人才客户经理制度,为人才提供全方位、一体化服务。

打破政策框架 提档奖励关怀人才

“我牵头研发的底盘电控执行器驱控集成系统技术,可以打破汽车主动安全尖端技术的国际垄断,投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7000万元。”在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,总工程师郭中阳博士告诉记者,尽管自己的年龄超过了申报要求,但丹阳市政府仍将他作为紧缺型人才推荐到镇江,享受市县两级给予的500万元人才资助。

“推动人才政策由‘大水漫灌’向精准施策、系统推进转变。”丹阳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石捷表示,人才新政从实际出发,打破条条框框,唯才是用。

万新光学全职引进的硕士黄昱勇,尽管学历不符合创新人才的要求,但入职后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。丹阳组织部门打破学历限制,将其纳入“丹凤朝阳”人才计划,予以80万元支持。

不拘一格降人才。秉持“有用即是人才”理念,丹阳每年留出一定的事业单位空余编制,给急需紧缺人才使用;积极打破“四唯”倾向,专业人才只要企业认可,就给予补助;对重点产业、关键领域引进的高层次特殊人才,采取“一事一议”的方式给予特别支持。(记者 晏培娟 钱飞通讯员 万仁松 白笛)



推荐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