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革“红利”在不断释放 西昌市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

  • 商洛在线
  • 2021-06-24 13:53:19
  • 来源:四川日报

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西昌积极行动。

5个月内建成攀西农特产品运营中心值得一提。该项目完全建成投入使用后,将成为集农特产品展示、交易、集散、仓储、物流、电商、供应链金融、加工、包装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中心,形成从基地到商超的直接对接和高端服务,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,有效助推攀西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这只是西昌市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。今年,西昌市围绕“十四五”开局,深入实施“11133”发展战略(一个坚持、一个目标、一个路径,三个重点、三个支撑),坚定不移走“产业兴市、工业强市、治理优市”发展路径。

如何让这一战略为乡村振兴赋能?西昌市聚焦特色农业产业,以“3+2”(3即葡萄、蔬菜、花卉三大主导产业,2即玉米制种、油橄榄两个重点产业)为抓手,以乡村旅游驱动全域旅游,探索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
生态宜居

6万农民当股东

走进西昌市海南街道大石板社区,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新民宿错落有致,特色鲜明的茶马古道文化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态融入其间。

“本是来看邛海,一路散步过来,却有了意外发现。”行走在古色古香的大石板景观大道,游客李璐喜出望外。李璐家在四川绵阳,一家三口原本专程为邛海而来,“风景那么美,又多留了一天。”

生态宜居,让大石板社区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这一无形资源,也吸引了外来投资者的目光。

今年年初,西昌启动“三变”(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)改革试点工作,由原核桃村、钟楼村、民主村3个村合并而成的大石板社区,成为试点之一。盘活集体的土地、林地、鱼塘、“四荒地”、闲置宅基地、晒坝、农户闲置的生产用房等资源,入股企业,开展股份合作,按股分红,实现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。

“这些由旧民房改造的新民宿,已有部分营业,其余部分很快就要正式开业,迎接即将到来的暑期旅游热。”大石板社区党委副书记尹俊说。

目前,西昌市农村“三变”改革试点村(社区)共20个,已带动1.7万户、超6万名农民成为股东。

产业兴旺

特色农业助农增收

改革“红利”在不断释放,西昌现代农业“3+2”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。

在安宁镇凤凰村,规模化、标准化的葡萄现代农业园区映入眼帘,成片的大棚内,一串串绿莹莹、红艳艳的葡萄缀满枝头。再过三四个月,这些饱享日光浴的优质葡萄将迎来大丰收。

“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葡萄,有红提、克瑞森、阳光玫瑰等优质品种,共3000多亩,年产值达7000万元。”凤凰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云学自豪地说。

西昌市葡萄现代农业园区地处安宁河谷生态走廊核心区,包括安宁、礼州等20个乡(镇、街道)。2020年,西昌全市种植葡萄规模达10万亩,产量19万吨,产值17亿元。

在经久乡、佑君镇、礼州镇等乡镇,上万亩大棚蔬菜郁郁葱葱,长势喜人。作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、四川省优质蔬菜生产基地、攀西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,西昌蔬菜集生产、加工、物流、销售于一体,优质蔬菜已远销海外。

在位于礼州镇的西昌市现代花卉产业园区,知名品牌香飘世界。园区年产盆花4600万盆,是全国最大的高档盆花生产基地,西昌也成为全国首批“中国花木之乡”。

在阿七镇、佑君镇,作为全国26个“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”之一,西昌建成玉米制种核心基地1万亩,带动全市玉米制种基地10万亩、“良繁”15万亩,辐射并服务于我国西南地区,乃至东南亚。

在西昌市现代油橄榄产业园区,数万亩油橄榄树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,年销售收入达7000万元,小树苗撬动大产业。园区成为国家级油橄榄良种基地、国家级油橄榄林木种质资源库,也是全球“夏雨型”气候条件地区最大的油橄榄林木种质资源库之一。

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上,西昌着力推动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。

人才支撑

乡村振兴有了“智动力”
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人才振兴是关键。如何集聚更多人才,以“智”“技”助推乡村振兴?西昌研究制定聚才引才举措,落实好各项人才优惠政策,努力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,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、就业。

“00后”崔俊萍决定不去大城市了,就留在家乡发展。去年底,得知西昌市葡萄现代农业园区正在招聘,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,顺利通过面试,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员工。今年6月初,即将大学毕业的她,拿到了实单位通知书,正式加入西昌返乡创业就业大学生队伍中。

在招贤纳才的同时,西昌也积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步伐,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,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,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发展振兴,打造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。

一批批掌握技术的新型农民不断成长:种了17年葡萄的礼州镇新华村村民吴朝清,成为致富能手;川兴镇合兴村农民宋春涛,成长为初级农技员……

目前,西昌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873名,确保全市80%以上的村民小组至少有一名新型职业农民。2020年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200名、青年农场主3名、农业职业经理人6名、农业科技示范户330名、乡镇新型经营主体从业人员3000余人。

此外,西昌还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、大学生村官、退伍军人等群体到农村创办农业企业、合作社,鼓励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;鼓励企业家、专家学者、医生教师、法律工作者、技能人才等,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、投资兴业、包村包项目、行医办学、捐资捐物、法律服务等方式,支持参与乡村振兴;引导村内老党员、老干部、退伍军人、经济文化能人等群体扎根本土,施展才能……各类人才为全市乡村振兴注入“智动力”。(杨玲玲)



推荐More